HCPT技术治疗混合痔100例体会

发布时间:2007-07-02    浏览次数:5903

摘要:使用高频电容场痔疮治疗混合痔 100 例全部一次性治愈,该技术具有疗效好、疗程短,术后疼痛轻,出血少,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治疗原理新,患者易于接受。

关键词:高频电容场,混合痔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性别男 51 例,女 49 例,男女比例均近 1 : 1 ,年龄:最小 18 岁,最大 78 岁,以 25~45 岁最多,,病程最短半年,最长 40 年,五年以内 50 例; 6~10 年 40 例,其中内痔部分属 II 的 56 例; III 期的 12 例;环状混合痔 28 例,合并有肛乳头纤维瘤 4 例;共计 100 例。全部一次性治愈,仅一例术后继发大出血。

二. 治疗方法

2 . 1 术前常规给予清洁灌肠,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 0.5mg ,鲁米那纳 0.1 ,对痛觉特别敏感者加注杜冷丁 50 — 100mg 。

2 . 2 术中患者取侧卧位,肛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 1% 利多卡因 20 — 30ml 对肛周 3 , 6 , 9 , 12 点位,各距肛缘 1.5cm 处作浸润麻醉, 3~5 分钟后,术者以双食指涂滑油伸入肛内,分别以指腹向两侧缓慢用力扩开肛管,使肛门扩约肌松弛,以艾力斯钳将内痔核顶端钳夹脱出肛外,外痔部分作 V 型切口,潜行剥离血栓或曲张静脉,跨越齿状线上 0.3 -0.5cm ,用高频电钳稍用力夹在痔核基底约 0.5cm 处(注意:不要把治疗钳的扣齿扣紧,以免机械性夹断痔组织引起出血)在确定钳夹部位准确后踩动脚控开关, 3~5 秒后,听到报警铃声,即放开治疗钳,则已完成了对痔核的治疗。如果遇到较大的痔核,在钳夹一次后还可在痔核的其他部分逐渐上移钳夹多次,直至该痔核萎缩到容易塞入肛内为止,同上方法先处理完内痔及肛乳头纤维瘤。对环状痔,应根据情况分段,一般 3~5 个段, 3 , 7 , 11 点作 V 型切口,其余痔核段按自然分界线作一字纵形切口或梭形放射切口、各切口间应尽量保留肛管皮肤和粘膜桥。对切口内皮下静脉丛可采用电镊凝结处理。电钳夹点必须不在同一平面,然后再在 3 , 7 , 11 点位,钳夹内痔上方 0.5cm 。粘膜肌层间以 1 : 1 消痔灵利多卡因 2~3ml 注射阻断供应动脉。在手术过程中不断伸入食、中指检查肛门管容度,以纳二指为度。如肛管口径小,或钳夹的痔核较多。可在侧方 V 形切口将内括约肌切断。再以长效麻醉剂行肛周肌层及皮损区注射,以肛周完全着色为佳。术毕,肛内塞入九华软膏及烧伤膏纱布卷,塔形纱布加以包扎。

体会

(一) 痔疮是直肠下端粘膜下和肛管或肛缘皮下的静脉曲张扩大形成的静脉团或已纤维化的皮赘,从临床证实,就诊病人 70~80% 需要手术才能根治。以往的手术治疗如切除、结扎、激光、红外线等,由于对手术部位及临近组织的损伤和破坏的程度较大,术后疼痛,创口出血,水肿等症状,使患者难以接受。 HCPT 技术由于是应用痔核本身所带正负离子极组织间液在高频电容场的作用下互相磨擦,产生内源性热使痔核治疗部位的离子组织间液干结,以达到治疗目的。与传统术式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  操作简单,容易掌握,缩短了手术时间;

•  术中、术后出血量少;

•  因创面干结,伤口封闭好,全部病例,除一例痔核较大,术后第九天痔核脱落引起大出血外,均

无严重的感染和出血;

(二) 从术后继发出血病例,吸取有益的教训,为避免类似病例重视,本组病例在术中结合运用 1 : 1 消痔灵,利多卡因 2~3ml 常规施行 3 , 7 , 11 点位,行粘膜肌层注射阻断供应动脉,有效地防止术后继发出血和复发,起到了良好作用。

(三) 肛管是皮肤与粘膜的移行部分,对环状痔术式除 3 , 7 , 11 点行 V 形切口,目的既可起到减压引流作用,又可预防肛门狭窄。余部切口行放射性纵行切开或梭状切开,潜行分离外痔扩张静脉团,但一定要保留足够的皮肤和粘膜桥。再则钳夹痔核内痔部分,要上下交错,不应在同一平面上,这样可有效地防止术后造成无皮肤性和环状的瘢痕挛缩性狭窄,又避免破坏触发区的失禁。

(四) 术后减轻病人疼痛,使病人乐于接受,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本组病例常规运用长效麻醉剂(配方: 1% 亚甲兰 2ml , 1% 利多卡因 8ml )或者( 1% 布比卡因 8ml , 1% 亚甲兰 2ml )注射到肛门周围肌层和皮损区。这样使病人在恢复过程中无痛感,从而减轻了病人术后的焦虑,增强了术后的自我护理能力,一般只需住院 2~3 天或无需住院,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五) 该仪器有局限性强,可控性好,具有热的定向性特点,使用中对邻近组织有明显的温差界线,不损伤其它周围组织,术后局部无明显水肿及感染,深受患者欢迎。笔者认为该技术是现代高科技与临床实践结合硕果,是我国肛肠专业发展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摘自《论文汇编》第 57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大肠肛门疾病学术研讨会